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宁夏银川湿地建设保护成效显著_每日精选

2023-05-28 16:18:42 来源: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


(资料图)

初夏,坐落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的鸣翠湖湿地公园生机盎然。波光潋滟的湖面时不时掠过水鸟,郁郁葱葱的树丛中偶然钻出野鸡,满池的荷花安然入睡,等待着盛夏时节的绽放……

鸣翠湖规划总面积589公顷,申报国家重要湿地总面积为562.4公顷。“自2005年开园以来,我们在湿地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。如建立生态补水长效机制,使鸣翠湖的水质逐步提升,水环境承载力不断上升,这样就构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,可以有效减少流入黄河的污染物。现在整个公园的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显现,湿地景观更具特色,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了。”鸣翠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黄蕊说。

通过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建设,鸣翠湖建恢复湿地面积达478.27公顷,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1.15%,形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,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可供栖息繁衍和生存发展的实体生态系统。截至目前,发现有鸟类97种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,还发现了宁夏鸟类新纪录4种。“定期栖息有白琵鹭、大白鹭、苍鹭、夜鹭、斑嘴鸭、燕鸥等50余种,这些鸟类不仅数量多了,逗留的时间也更长了。”黄蕊说。

鸣翠湖湿地保护取得的成效,是银川市湿地保护的一个缩影。

截至2020年,银川市共有湿地面积5.31万公顷,其中包括5处国家湿地公园、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、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和1处国家重要湿地,12处自治区重要湿地,使银川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湖城,西北水乡。

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银川市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努力。今年以来,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严格按照湿地总量管控原则,遵循全市湿地面积不减少的总方针在市域范围内开展国家级、自治区级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作,加快推进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、银川市湿地保护监管与智慧决策平台及监控系统建设工作。“目前,该项目巡护道路维护、岸线整治以及智慧决策平台基本完成,待植被生长成活率达标后,我中心将申请竣工验收。”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吕金虎说。

同时,该中心还利用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共计1500万元,在宁夏银川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驳岸整治、植被恢复、巡护道路维护维修及监控系统改造提升等工作,着力恢复、打造黄河流域银川段生态廊道,现已完成清淤6万余立方米,并开展重点湿地保护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,对银川国家湿地公园、鹤泉湖国家湿地公园、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开展管护、补水、湿地修复及监控设施维护等工作,强化提升湿地公园生态监测能力。

此外,还加强了湿地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,结合前期在灵武市马家滩南湖湿地等区域组织实施的大鸨、灰鹤、遗鸥等候鸟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工作,在银川黄河河流、湖泊湿地及银川滨河大道、典农河水系等开展了候鸟越冬栖息地和取食地的保护、春季迁徙候鸟疫病监测以及冬春季候鸟投食等工作,为湿地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生存、繁殖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。

不断增加的湿地资源,使得银川市的鸟类资源不断提升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银川湿地野生鸟类有242种,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、中华秋沙鸭、遗鸥、金雕、白尾海雕、大鸨等11种;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、白琵鹭等38种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