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情“网”事④丨与“华东香格里拉”39年的双向奔赴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萍丽 通讯员 吴鹤鸣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丽水市景宁县,全县平均海拔超过600米,仅次于丽水庆元县,是浙江省平均海拔第二的县城,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。山路蜿蜒,山坳间偶见穿过十多米宽的河,远芳侵道,四处晴翠,远远看去,就像一只正在栖息的凤凰,意欲展翅。
以乡情治乡情,以人心化人心,是农行景宁县支行营业室自1984年成立以来的服务宗旨,从民生民情到城乡共富,营业室逐渐融入到畲民的生活中,直到如今,已然畲汉一家,共同书写融合,共富新篇章。
助力打造特色产业平台
与畲族县一起“长大”
景宁的乡村,外表看是再普通不过的山村,人们过着慢生活。
景宁的乡村,又是不普通的山村。这里有着华东地区独特的“民族味”,全县少数民族有28个,其中畲族人口最多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.18%(2021年普查数据),因而景宁又被称为“浙江的西双版纳”“华东的香格里拉”。
1984年6月,经国务院批准,设立景宁畲族自治县,根据景宁农行档案室的记载,农行景宁县支行于1984年10月成立,仅有支行营业室一个网点,也是当时当地唯一一家银行机构。
尽管比景宁畲族自治县“小”四个月,但营业室一直紧跟景宁发展步伐,景宁向荣,营业室焕新。1984年,景宁全县生产总值4681万元,那时候,营业室的业务也相对单一,主要办理城乡居民存贷款、结算业务。
39年来,景宁致力优化产业结构,发展特色产业,就地开发旅游资源。在当地,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盛典,一整座城为之喜庆欢腾,祈福仪式庄严宏大,慕名而来的游客甚众,使得当地的旅游业连年跑出加速度,一座座古朴的民宿散落在畲乡的青山绿水间。与此同时,营业室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,包括办理企事业单位等存款、现金管理,居民储蓄,企事业单位及个企、农、工商各项贷款,发行金融债券等金融服务。从2010年开始,营业室还为畲族乡提供小额惠农贷款,解决季节资金周转问题。近三年来,营业室仅发放畲族乡的民宿、农家乐类的个人经营贷款就超过3500万元。
这些年,营业室助力景宁因地制宜,通山路、种茶田、开民宿、孵化畲味,协助地方政府打造特色产业平台,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扎实推进,2022年,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亿元,全体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等经济指标位居山区26县前列。可以说,营业室是伴随着景宁一同“长大”的。
畲情质朴成“农”情
营业室成了好邻居好帮手
为谋发展,很多村里的家庭都搬到景宁县城,农行景宁县支行营业室经理陈春林说:“只留下一些老人不愿意离开村庄,很多村子就成了空白村(少于100人居住),其中多数是畲乡。”跟着景宁一起成长的农行营业室,就成了畲乡里老人的好邻居、好帮手。
2014年起,“惠农通”进了村,这是农行为偏远乡村推出的一款服务终端,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实现和预约金融服务,解决偏远地区网点无法触及的问题,功能包含预约办理办卡、“惠农e贷”、定期存款、理财、社保等业务。
陈春林1994年进入农行,一直跑在服务畲乡的第一线,很多村民都叫得上名字。从2009年起,不论刮风下雨,营业室每周三和周四,都会下乡为当地村民提供服务。团队最常去的畲乡是澄照乡和梅岐乡,只有下雪封山时,陈春林才会打报告申请暂停本周的下乡服务。梅岐乡距离景宁县城近40公里,开车却要一个半小时——路途中有很长一段盘山公路,一路上要慢慢爬坡至山顶,再一路到谷底,最高的一段海拔超过1000米。
畲乡往返县城的路途遥远,营业室的工作人员就成了村里老人和县城里子女之间的兼职快递员。畲民淳朴,这些举手之劳,老人都记在心里。乡里的老人每次都会在路边等着农行的车来,陈春林走的时候还会让他带两个鸡蛋路上吃,每每这种时候,都会让陈春林觉得畲情质朴。
理财经理蓝宁是本地畲族人,会说畲族语,对畲民的淳朴和热情也深有体会。第一次随车下乡,远远地就看到和她提前联系的两位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农行的车来。
陈春林说,营业室从没有刻意招会畲语的员工,但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两个会说畲语的人,“畲汉早已融为一家”。营业室里每周还有固定的一天,员工会穿着绣着畲族纹样的白衬衫上班,这个时候大厅里就是一片彩色凤凰,分外好看。
每一种情愫,每一个细节,每一处温情,都在慢慢织就农行和当地人之间的情网。很多时候,能凝聚人心的事儿,都不怎么花钱,但要花心思,以人心化人心。
精准滴灌,绿色禀赋
畲汉一家书写共富新篇章
这些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,“惠农通”预约的现金业务量减少,但很多事、很多人还是靠腿跑。
澄照乡的“惠农通”服务点是街边的一家民宿,民宿老板钭淑苹入党已有22年,她也是村里的网格员,走访的时候她会把好政策介绍给村民,希望他们都能富起来。
民宿隔壁是惠明茶的茶青市场,当地有不少人以此发家致富。惠明茶是景宁当地的特色产品,最好的“惠明茶600”种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,曾拿过巴拿马博览会的金奖。
景宁的敕木山村是惠明茶主要产地,村里畲民超过八成,2008年时户均种植茶叶纯收入达1.5万元,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。不过,茶叶收成季节性强,农村融资难,导致产量也有限。
针对景宁各个畲族乡的不同现状,营业室制定了“一村一方案”的原则。2009年,营业室与敕木山村合作,采取林权抵押等多种方式,解决了担保问题,同时根据当地产业和农户现状,制定贷款总额和优惠利率,满足了当地农户的融资需求。从流程上缩短链路,用普惠解决数据,从模式上解决风控,用产业+信贷的方式共同破题,也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征信数据缺失的问题。
融资也同时解决了农户季节性的采摘人工工资支付资金需求,茶农种植积极性明显提高。不少原先外出打工的畲乡村民,也回来积极投入到茶园的修整及开发中。
有技术指导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,如今惠明茶产业已经是景宁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,近5年来累计销售额超34亿元,带动全县近5万名“新农人”实现家门口就业,农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近50%增长。
周边的茶叶客商也都聚往原本要走空的畲族空心村,与当地畲民一起写出了畲汉共富的美好新篇章。
茶叶种植大户蓝华亮,茶园面积扩大到了325亩,成立了自己的茶叶收购加工公司并在县城设立了分店,年产值明显提升,2009年已达35余万元;茶叶种植大户蓝建军,茶园面积扩大到了200亩,新注册成立公司,带动农户10余人共同致富……
今天的景宁,游人来往络绎不绝,绿色禀赋转化为生态工程,特色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,这些都有农行人的身影穿梭其间,在农行人看来,这群山的潜力,还远远未到顶峰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